朱开霖 ( 1931— )中国书协会员、黄山书协主席,当代草圣林散之弟子。朱开霖先生是安徽和县卜集乡人,此乡靠近渔郎湖,民风淳朴,历来重视读书。朱先生家就在清末进士张栗庵故居西侧,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,尤爱写字。初学欧阳询、颜真卿,习《醴泉铭》、《家庙碑》,聪慧过人,从青年时期便崭露头角,是地方上的秀士。师从当代著名草圣林散之先生。尤其在担任黄山市博物馆馆长期间,接触了大量的碑刻墨迹,对《太宝石阙铭》、《石门颂》、《曹全碑》等碑帖以及皖籍名家朱熹、张孝祥、查士标、董其昌等大家墨迹,深有探究,颇有心得。经数十春秋的磨砺,已入“不俗”与“多情”的境地。早在80年代,曾得林散之先生评价: “开霖对书法颇有见解,小楷已下过一番功夫,行草用笔流畅,已有很深功底,实为可喜。”1985年,上海著名碑帖学家、书法家翁kai运先生评价说:“朱先生的字,楷行基本功深厚,行笔形变多姿,以草见长,大有林散之老人的意韵。”朱开霖先生从芜湖市委党校调到黄山,组织上让他担任文化局长,他看到博物馆满地的书画文物没管好,就要求在博物馆工作,当时的博物馆条件可差了,远离城市,他尽心尽责管好文物,他在任期间没有失窃一件文物。他因为对艺术的独特眼光,还嚼馒头在皖浙民间收集黄宾虹的画。最近黄山市还举办了黄宾虹画展。这一百多幅价值连城的宾翁的字画都是他忍饥挨饿在民间收来的啊!他自己没有留过一张,如果稍微有点私心,留下张把字画,他也不至于身后还留下因看病的债务给后代还。还有为了建新博物馆,他硬是在北京文化部跑,大年三十都不回家,穿着单薄的衣裳,啃着馒头,从而落下了胃病。他的精神终于感动了文化部长王炳乾,为他批下了资金,建黄山徽州博物馆。现在的黄山博物馆可受到了党中央各有关部门的重视,条件真是今非昔比了。朱开霖先生的儿子朱平对父亲的耿直和大公无私毫无怨言。精神令人感动。遗憾的是,朱开霖先生悄悄地走了,可能他的书法集还没有出版。这是我们感到歉疚的。愿朱开霖先生在天之灵,永远安息。据查,朱开霖书法集已出版。